个人情况
我今年报考的是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无军籍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总分409,初试第一名,专业课应该也是最高分,但实际上专业课我花的时间并不多(总时间的20%不到),说明这门课性价比很高,且这门课我是第一次学,能考这样的分数我认为自己的方法还是比较正确的。
系统工程原理大致说明
这门课的参考资料比较少,除了教材外没有别的辅导书籍,教材十分重要,一定要多看几遍,看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真题非常非常重要,至少做两遍,其他的练习题辅以练手用。
系统工程原理的题型是50分简答题,100分计算题,范围参考考试大纲,不在大纲里的内容放心跳过(如投入产出模型、系统优化等)。简答考察得比较细致,会考用系统工程的知识结合实例,且考计算题的东西也可能会考简答题(简述原理、步骤等),因此简答题是拉分的部分,我把自己整理的思维导图背诵了6遍,考场上差不多都能写出来。计算题比较套路,难度不算大,把真题做熟基本没什么问题(今年有道8分的相关系数的题我不会,非常冷门,值得留意)。可以使用计算器,我用的是得力D991ES,功能基本够用,可以计算三阶以内的矩阵(很多计算题都要用向量、矩阵来算)、两个变量的线性回归(解线性回归方程的系数)等。值得注意的是涉及画图的题目(如决策树、网络计划图),考试时先用铅笔仔细画,图上要标注的参数也是,验算后再用黑笔写,否则一处画错或数字算错划掉会很影响卷面,考试时3小时完全足够这样做,我提前45分钟就写完了。
各章节分析
第一章 绪论
只考简答题,这一章都是文字内容,内容不多但都是考点(都在真题出现过)。
第二章 系统工程方法论
只考简答题,这一章都是文字内容,内容比第一章要多一点,有的知识真题没有考过,有的知识是重点考点真题考过好几次,都是哪些看一遍真题就知道了。
第三章 系统模型与建模方法
考计算题和简答题,其中计算题就是3.4节解析结构模型的可达性矩阵划分。简答题在20年之前只考察解析结构模型以外的内容,20年考察了可达性矩阵划分的步骤和含义,说明不仅要掌握计算题套路还要对其原理和步骤有一定的理解。
第四章 系统分析
只考简答题,这一章都是文字内容,内容很多,考点较分散,很多大篇幅的内容真题没有考过,看真题以甄别。
第五章 系统预测
考计算题和简答题,这一章内容既难又多,涉及了不少统计的知识。其中计算题涉及时间序列、回归分析、马尔可夫状态转移,有的题计算量比较大。简答题整章都有可能考,包括纯概念的内容以及计算题相关的原理、步骤、含义等。
第六章 系统评价
考计算题和简答题,其中计算题有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不难。简答题同上。
第八章 系统决策
考计算题和简答题,计算题是关键(几乎每年必考),套路比较固定,需要理解贝叶斯定理和熟练掌握绘制决策树。简答题考点只有几个且考频低。
第九章 网络计划技术
考计算题和简答题,计算题同上,需要理解各时间参数的含义,熟练掌握时间参数计算和绘制网络计划图,简答题至今只考过缩短工期的方法。
具体进度
7.28-8.18,对着国防科大开的系统工程原理网课(爱课程可以找到)看一遍课本,大概每天2小时。
8.19-9.10再从头看一遍课本,增强印象,顺便把教材课后题做了一遍。
9.11-10.13,这段时间开始做第一遍真题(大概两天做一套),目的是了解真题的考察形式,这时候简答题只能翻书找答案,计算题也比较生疏,同时我把真题上的简答题结合课本内容(真题中反复出现的肯定是重点),做成思维导图,方便后期背诵。
10.14-11.1,做练习题只是为了练手,掌握各题型答题格式、画图能力、计算器操作等。10.24-考试前,每天背诵思维导图0.5-1个小时,张口背。
11.6-12.13做第二遍真题,简答题水平视背诵情况,计算题已经比较熟练了。
12.15-考试前,翻真题、习题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这段时间就是查漏补缺,大体已经差不多定型了。
最后
根据今年的排名,无军籍管科复试线至少360分,比去年复试线高了很多,且今年数学非常难,难度暴涨,21的同学可以好好考虑一下是否要报考,想考的话有专业课的问题可以直接私聊我。
欢迎加入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考研群:544071438